2008年8月18日星期一

【事後﹣香港文化誌】




(讀於08年7/8月)

記憶中不是第一次在台灣買書,多年前第一次往台北,就在那條書店街買了好幾本,也記不清是甚麼,總之回來後沒讀過任何一本。

08年第一次的台灣之行,有逛信義誠品,也有買東西,只是不是書,是一件小禮物。第二次台北之行,目的是放縱,當然,買是其中一個環節。一口氣買了三本書,先讀的一本,就是陳冠中的【事後﹣香港文化誌】。對,我在台北買了一本關於香港,講香港文化的書。

【事後】已不是我的第一次陳冠中,初嘗他的文字是【我這一代香港人】,說實在的,是因為以為讀這書看起來有型、有文化,才硬生生把那些幾乎陌生的關於社會學理論的文章哽了一遍,現在已把當中的一字一句忘記淨盡。

與其說這是一本關於香港的文化誌,不如當是陳冠中自己這三十年來的經歴好了,雖然他的體驗全都是與這地的文化緊密聯繫著。與【我】比較,【事後】更能在實踐的層面旁述香港文化發展。

他寫自己、七八十年代的文人/文化人、音樂、電影、電視、報紙、雜誌、設計、廣告、漫畫、文學、樓上書店、蘭桂芳...混雜而不混亂,像一個萬花筒,更像一幅流動的風景畫,記錄香港這三十年來的文化風景。

回到香港,我在包括〈阿麥書房〉的樓上書店找不到這本書,如果香港真的沒有發行的話,我在想,究竟是台灣人很關心香港的文化,還是,我城的人對自己太漠不關心呢?

看罷【事後】,我第一次去買【號外】,碰巧是第一本穿了膠袋的【號外】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