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

Eason's Moving On Stage 1

近來養成放工逛街的習慣,一星期總有最少一天,離開忙碌,獨自走在街上。沿皇后大道東,經過灣仔街市,時而走進灣仔道上的商場,更多時是漫步到鵝頸橋,躍身銅鑼灣的人海中,在急速的人潮裏,一轉身就是一條白色的潔淨的小梯,往上拐兩圈就是另一個國度,可以在高高的木書架上尋找一些空間,一些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空間。

早陣子,在灣仔道的商場裏,終於立定心腸買下陳奕迅2007年的演唱會DVD,對,在08年已經過了差不多一半的一刻。演唱會確實的舉行時間,已經很模糊。只記得自己曾經想過購票,最終沒有看。也想不起是因為買不到門票,要溫書考試,抑或是找不到相伴的人。

回到家,完整地看了一遍。早兩日賦閒在家,把花絮也播了。播了,看罷,再播。我看著細小的螢幕,幻想自己身歷其中,應該會毛管直豎吧,應該很感動吧。不單止因為那此都是陪伴自己成長的歌曲,更因為看見整個製作的認真和熱誠。不應該稱它”演唱會”,”舞台演出”會是一個更適合的名字。之前已有演出的MP3,但是大部份感覺是沒有畫面沒辦法幻想得到的。正如舞台劇要放之於舞台上,才有比廣播劇懾人的力量。

特別鍾愛DISC 2的一段,先以DISCO的編曲來一段PARTY音樂加勁舞,當中舞蹈員更脫剩內衣。突然,黑暗中,只剩下他的聲音,然後,INTRO奏出,CRYING IN THE PARTY,舞蹈員不見了,熱鬧沒有了,台中除了陳奕迅,就只餘下他的聲音。那種高潮與反高潮的反差,是深刻的,卻是一次踩線的試驗,尤其在這麼大眾的演出。上次我有這種震撼感覺,是很多年前看詹瑞文的演出,那時,看他還是小眾活動。

然後,他獨自一人步上舞台的上方,看著台上的太空人與人共舞,唱出”月球上的人”。就和歌曲一樣,畫面都是抽離的。就這樣,兩首零七年自己最喜愛的歌一直交織著,與螢幕的光影交織出更多畫面。

沒有留言: